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触不可及》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触不可及》观后感1这一部电影很棒,是一部浪漫、搞笑又治愈的成功作品。
德瑞斯率直不羁的性格正好给保守严肃的菲利普带去了很多生活中从未有过的新元素。德瑞斯的世界是简单平等随性的,他没有任何的阶级种族观念,不会戴有色眼镜看人,所以对他而言,高位截瘫的菲利普不过是做在轮椅上罢了,其他的没什么,他为什么不去抽烟呢,为什么不去和笔友约会呢,其他人可以享受的菲利普一样可以享受。他鼓励菲利普寄一张真实的照片给笔友。只有坦诚地面对自己,才能让对方坦然地接受自己,收获真诚的爱情。
而他们之间的友情也是这么回事。是的,我就是这样,我有着富丽堂皇的大房子,身家数亿,但是脖子以下都没有知觉。德瑞斯说,是的,我就是这样,一个来自贫民窟的小混混,前途未卜,但我天性单纯自由无拘束。德瑞斯的能量感染了菲利普,他幽默风趣,善良率直,给本来单调乏味的生活带去了一丝冲击。菲利普为自己的生理条件感到自卑,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别人都把他当成残疾人看,认为他需要照顾。菲利普缺的不是保姆,而是可以与他心灵碰撞,分享欢乐交换人生感悟的知己。是德瑞斯无意间闯进了他的世界,并留在了他的世界,一次次在黑白的画卷刷上色彩,为单调的旋律凑上调皮的音符。德瑞斯并不完美,做事情还有些粗心大条。朋友不是恋人,不需要在你面前表现地多么出色,即使有缺点,也不会互相嫌弃,我也依然爱你。因为我们在一起是多么的欢乐。你会时不时地损我,直言不讳地和我讲出即使是残酷的事实,不为别的,只希望我走对路。
同样的一幅画,菲利普看到的是艺术的光芒,换之德瑞斯则嘲笑它是一滩鼻血。两个人品味相差很大,颇有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感觉。一个喜欢古典音乐,一个酷爱动感舞曲。即使是古典音乐也能被德瑞斯说成是“猫和老鼠”。就算是这样,菲利普依然欣赏德瑞斯,他能理解他的通俗想法,他的创意,他的赤子之心。事实证明,德瑞斯身上浑然天成的魅力吸引着周围所有人的眼球,这一个小小的圈子正潜移默化地变得有生机。德瑞斯不像别的应聘者那样拘束缺乏人情味,他有着浑身是胆的本色,甚至第一天在参加应聘的时候,就敢大胆调戏女顾问。也许菲利普最先相中的就是这一点——德瑞斯有一颗无所惧的赤子之心。也许只有这样的人才会让他打开那尘封的内心,不由自主地慢慢敞开心事。其实,朋友就是对方身上有你所追求的东西。
奇妙的缘分说不清道不明,让爱与感动在时间中开花结果。电影开头那段被劫持的经历印证了他们之间无可替代的默契与羁绊。 也许是时间的力量,也许只是那一个在黑暗中突然出现的鼓励的眼神,重塑了他们俩彼此的生命。生命,因为有你,从此变得不一样。在最后,德瑞斯为菲利普细心安排好那一次约会,他为他做了能做的,直到菲利普找到人生的归宿,重获了爱情。他才放心地离开。看着德瑞斯渐渐远去的背影,所有的话语全部化成感动,流淌在心间,潺潺不息。真正的朋友是在你困难的时候能给你鼓励,希望你好的。
《触不可及》观后感2也许很难想像,一个经常进监狱的黑人,居然能在一天之内得到一份周薪逾两千美元的工作,且吃住全包,从此在别墅里用上了声控浴室。这不是编剧虚构出来的故事,却是真实发生过的,后来,这段人人喜闻乐见的传说就改成了电影《触不可及》。
你会以为这大抵又是幸运儿傍上大款最终走向暴富之路的老段子,实际却是在喜剧这层皮下边包裹着的一个永恒的核心缺失之痛。也就是告诉你,钱并非万能,穷有穷开心,富有富伤心的道理,构成了诸多触不可及的梦与想。
对于片中的成功富豪作家菲利普来说,逝去的爱妻已触不可及,意外事故还让他把健全的身体搭进去了,从此被迫呆在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圈,高位瘫痪让他过上了普通人口中的土豪生活。但是他的缺失显而易见,甚至为此酿积的痛苦已化作对自己的怨气,为了找点儿什么来惩罚自己,他选择犯罪履历丰富的黑人大老粗来做他的护理员。
而戴尔触不可及的东西,可能是多数平民都有的向往,那便是幸福安稳的生活。这就需要他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以及让前妻和儿子能够在治安稳定的社区安顿下来。而戴尔这些简单正常的诉求,却撞上了命运的冰山他的父亲。作为一名永远只能在监狱里见到父亲的下等人,戴尔被周围乃至前妻视作体内天然流淌着犯罪血液,人们坚信他最终的归宿也只能是监狱。孰料老天爷却对他另有安排,因为他急于得到被拒绝给予工作的三个签名,于是大大咧咧地闯进了菲利普的招聘现场,结果令对方一见钟情。
说起来,这本该是个水火不容的组合,也就是彼此的忍耐上限可能撑不过半个钟头的那种搭档,未曾想二人却意外地和拍。因为菲利普需要的对原本生活的破坏欲,只有戴尔那样的莽撞人儿能够给予。
于是,里头让我特别钟情的几个片段来了,菲利普让戴尔爱上了歌剧,戴尔替菲利普砸东西泄愤;戴尔让菲利普再度享受空高滑翔的快感,菲利普则想办法让戴尔的艺术作品卖出了高价、、、、、、就这样,一个动人的、暖心的,力求打破歧视滤镜的电影诞生了,靠的是不可复制的精巧细节。
还得特别提一提关乎《触不可及》的选角,扮演黑人护理员戴尔的凯文、哈特,几乎是专为此片量身定做的演员,他原本就是在费城贫民区长大的孩子,瘾君子父亲也是监狱常客,母亲独自将他和哥哥抚养长大。毫无疑问,作为经常在自己的脱口秀上拿种族歧视现象当笑话讲的凯文,应该是太懂太懂片中的戴尔们过的苦日子。更戏剧性的是,片子上映两年后,也就是他已经成为推特粉丝数量最多的富豪明星的时候,却因车祸被撞伤了背部,也终于体验了一把片中菲利普的那种缺失感。
看着电影里的戴尔与菲利普,两道原本不可能交集的生命光束在不停撞碰、绽出火花,乃至放飞自我。蓦地想明白了一件事要触碰触不可及之物,得先放下成见,去了解、去理解,从而去拥有。
《触不可及》观后感3《触不可及》这部电影只有不到两个小时,也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桥段,但在看完后我却久久不能忘记它。这个标题的意义我想不仅仅指的是在外在上两人阶级上的触不可及,我认为导演也想暗指了内在层面人与人之间心理的永恒的距离。
故事的开端缘起于那场看似闹剧的招聘会。除了德瑞斯,剩下的应聘者无不是有着各种证书作为敲门砖的专业护工。说实话作为一个不残疾的人,看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分时我一直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菲利普会单单留下这个有犯罪前科的、一进门就把他亡妻礼物偷走的黑人游民。从阶级到性格,这两个人一开始在方方面面都完全是水火不容的。对此,电影中用菲利普和他朋友的对话解释了一切:他要的就是没有同情心的德瑞斯。
导演找的这个理由看似荒诞,但站在一个残疾人的角度讲却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他只想别人和他接触时忽略他高位截瘫的特殊性,单纯把他当做一个普通的正常人朋友,不要以怜悯之心伤害他的心灵,或是自尊。虽然他可以大方的侃侃而谈 ……此处隐藏5667个字……>在菲利普的鼓励和鞭策下,戴尔重新认识了自己,逐渐展示出隐藏的聪明才智,动手改造轮椅车、进行抽象画创作,甚至凭借画作拍卖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不光改善了与家人的关系,更是获得了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在戴尔的帮助和支持下,菲利普终于放下了压抑已久的心结,以更加乐观和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与笔友约会、尝试融入正常人的生活,整个人从里到外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一次不经意的相遇,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也产生了1+1>2的奇妙化学反应,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可以说,作为一部文艺题材,影片的完成度相当高,故事流畅自然、剧情真挚感人,主人公的境遇极具感染力,很是令人感同身受。除此之外,布莱恩·克兰斯顿和凯文·哈特这两位主演不光演技在线,还都有着不同维度的发挥,成为片中不可或缺的加分项。大银幕上除了两人的演技比拼外,还流露出浓浓的温情,透过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将这种情感传递出来,进而触动观众的内心,成为有别于其他影片的显著标志。
《触不可及》观后感9菲利普,一个特别成功的白人,有钱,绅士,儒雅,有高贵的身份;戴尔,一个无所事事的黑人,贫穷,懒惰,直率,被妻儿嫌弃。这样两个人,碰撞在一起会有什么精彩故事发生?
这是一次爱的救赎。两个人彼此拥抱,相互成就。
菲利普在经历了人生高光时刻之后,突然四肢失去知觉,他心灰意冷,只有一颗寻思的心,想随已经去世的妻子而去。他厌倦了平日生活中的尔虞我诈,于是他选择了貌似最不可靠的戴尔做生活助理。
戴尔,一个内心极度缺乏爱的落魄贫穷的人,从来没有体验过成功,刚从监狱里释放出来,放荡不羁,被妻子儿子嫌弃,心存抱怨,但仍不愿意踏实努力生活。他正处于人生低谷。
一个巧合,前去索要签名的戴尔被菲利普相中,菲利普和他坦诚相待。两个人开始走进彼此的生活━━一种从未有过的生活方式。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体谅,转而为相互拥抱,互相成就,彼此成为对方的依靠。
平等
戴尔没有因为菲利普的身份高贵而有任何自卑或者对菲利普的奉承,他依然是他,保持真我,敢于违背菲利普的“命令”,只为菲好;菲利普没有因为戴尔是黑人、贫穷、浪荡而轻视他,他看到的是戴尔的真诚,专注和善良。他为了激起戴尔自信心,可以无底线夸赞戴尔,当他要飘的时候,及时拉回戴尔(多像我们的老师,鼓励我们,又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
尊重
菲利普自从身体出现问题之后,一向高光的他突然变成被大家“怜悯”的对象,他因此才丧失活下去的勇气,戴尔给予他尊重,如正常人一样对待他,他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他感谢戴尔。
戴尔从出生到做了父亲,除了面临种族歧视,更多是生活中的不如意和被妻儿抱怨,他基本上没有被肯定过,他想改变,却举步维艰。菲利普看到他的闪光点,尊重他,和他讨论梦想,畅谈事业,尊重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小愿望。并为他实现梦想提供帮助。
勇敢
每个人内心都有懦弱的一面,怎样勇敢迈出那一步,可能需要别人帮忙。当菲利普不敢面对妻子的死亡时,戴尔带他走出阴影,让菲利普卸下心中的背负的自责包袱,可以活在当下;当菲利普不敢正视笔友莉莉对自己的感情时,戴尔推他一把,让他迈出一步,走出自己感情的泥潭;戴尔心中不敢面对的可能就是他的妻儿。菲利普鼓励他,给他提供稳定的工作和好的待遇,鼓励他寻找自己的优势专注于事业发展。最终戴尔勇敢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用实际行动挽回妻儿的心,回归家庭。
依靠
两个人如何彼此需要?彼此依靠?且看他们分开的时候,彼此的生命都失去了光泽,世界都黯然失色,菲利普不修边幅,一下子苍老到失去生气;戴尔生活中也是若有所失。
在相处中,两人已经成为彼此的依靠,不能分割。
拥抱
为了新生,难以割舍的情谊,两个人勇敢迈出一步,彼此拥抱,拥抱生命。戴尔重新出现在菲利普生活中,不用过多言语,一切自然而然,菲利普重生了;戴尔也和菲利普一起体验滑翔伞,两人一起拥抱生命,拥抱友情…
不需要煽情,却处处让我们感动;不需要眼泪,笑声也让我们动容。情感的沟通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只需要相互交付,彼此依靠。
试问,我们的生命中,有没有这样一个互相拥抱,互相成就的人?
《触不可及》观后感10从故事本身来说,尽管《触不可及》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但总体而言,它还是个通话,现代都市的童话,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因为偶然相遇,进而改变了人生的轨迹,改变了命运,并且成为一辈子的好友!但是童话并不代表不会发生,从根源来说,《触不可及》讲的其实就是人必须首先树立好自己的心态,始终笑对人生,这样,你才可能迎接随时到来的转机。笑不仅仅是一个表象,更是内心世界真正的放下和释然!就像电影里的菲利普和戴尔!
电影需要矛盾,极致对立的人物关系和内心世界,就是一个先天优质的电影故事。《触不可及》里菲利普和戴尔最大的对立并不是黑白,也不是金钱等等,最大的对立,就是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心态。相比之下,戴尔的生活困境才是真正的深坑,明明好手好脚,却无力留住任何东西,妻子、儿子,甚至自由。当然,戴尔生活困境的由来或许还要牵涉到教育、阶层等等,但是至少戴尔始终怀着一种笑对人生的好心态,也正是这种心态,最终改变了刻板、僵化,自锢的菲利普!
当然,菲利普的人生困境从表象上来看是要大得多的,身体从脖子以下开始完全无法动弹,生活起居的所有事情几乎都要靠别人帮助来完成,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不便,心理上毫无隐私,毫无尊严,更是让一个体面人完全无法接受的。这确实是很难克服的,而且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几乎是完全无法逆转的,可以想象,他未来存在的每一天,都是无尽的煎熬。所以在这种重压之下,他怎么可能笑得出来?
但是戴尔的出现,却改变了他,让他明白,即使是这样,仍然,甚至更加需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这样或许并不能改变眼下更糟的处境,但是至少,能让生活变得更有趣一些!你可以说我这种心态是掩耳盗铃,但是人生已经这么苦了,为什么不能自己给自己找点乐子,让苦哈哈的日子,过得开心起来呢?
无意说服别人,我知道,这只是我的人生态度,也是我从《触不可及》这样一部电影里看出的人生感悟。
并且,从电影的呈现来看,《触不可及》做得也很好,凯文·哈特先天有一种亲和力和喜感,他表现喜剧的方式很生活化,可以很轻松地让观众接受,并且从中想到自己。美国式黑人的乐观和善良,在他饰演的戴尔身上有很强烈的体现。特别是在帮菲利普处理下半身问题时的几段笑料,很直男,但是你敢说这不就是你直男癌的表现呢?“老白”的表演难度更大,毕竟整部电影他可以运用的只有自己的脸和眼神,不说那些逼真的身体反应,软踏踏的身体,用下颚操控轮椅的熟练技巧,“老白”最打动人的还是眼神,忧郁,甚至充满绝望感的眼神,一点点被混不吝的戴尔化解,渐渐释放,终于燃起生机,特别是最后再看见“妮可·基德曼”时,那盈眶的泪水,都让人相信,并且感动!
人生本来就是这么苦,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能遭遇到过不去的深坑,在这种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始终笑对人生,找三五知己,相互扶持着,总能过去的!